跨越行业边界,拥抱无限可能。以斜杠姿态进行副业探索,实现事业与梦想多重成就
饿了么近日发布的《蓝骑士发展与保障报告》提到,2021年,114万人通过蓝骑士工作获得稳定收入。其中,8%的骑士期待日后成长为物流服务商总裁,骑手与总裁撞出的火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这份报告的另一个数据也很有意思,外卖配送上线时间、接单时间较为自由,成为新业态劳动者的副业选择。在调研中,四成骑士表示有本职工作,超两成在其他外卖平台从事配送工作。算一算,所有的骑手群体里,四成都是大家说的“斜杠青年”,送外卖就是他们的副业。确实,对于普通工人来说,养家糊口不易,兼职送外卖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同时,也有工厂厂长、短视频主播等不同职业的人群用送外卖锻炼身体、调节心情。做工人不耽误送外卖,一半兼职骑手是工人“在深圳,我在工厂工作16年,也兼职拍短视频、写头条文、做直播,下班后跑过外卖……我今年36岁
斜杠青年”这个词是Bingo做公号以后才接触到的,后来上网一查,才发现这个词原来这么火,这股流行风已经吹向70后至00后。其实我们身边就有很多斜杠青年。01什么是斜杠青年?打开朋友圈,你会发现,一些朋友经常发淘宝优惠链接或者微商广告,而其实她们不是专职做这个的,是有正职工作的。比如她的正职工作是房产销售,那她的身份是房产销售/淘宝客或房产销售/微商。这就是典型的斜杠青年。中间那条斜杠就是这个词汇的来源。简单说,斜杠青年就是拥有一份主业的同时还做副业的人。02为什么做一个斜杠青年?通常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因为兴趣爱好。一种是因为主业扩展。大多数的人都是因为兴趣爱好而成为斜杠青年的,用空闲的时间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比如Bingo的一位老同学,大学时期就特别爱好写作,经常在活跃在各种论坛。毕业
-1-什么是斜杠青年?简单来说,斜杠青年,指的是“多重职业者”。比如李笑来老师:比特币首富/畅销书作家/社群大神/前新东方名师;比如古典老师:生涯规划师/新精英生涯创始人/畅销书作家/少年文青……为什么斜杠青年这么火?个人总结,几个原因:第一,“多重职业”,代表着退路。如果某一职业面临失业的风险,还有其它职业可以提供经济来源。对很多人来说,生活中最缺的就是安全感,而斜杠带来的退路,提供的正是安全感。第二,“低门槛”。一般的斜杠青年都会选择写作,而写作的门槛又很低,只要上过小学,作文就算是必备技能。不管你身在几线城市,干着什么工作,文化水平如何——“人人都能做斜杠青年”。第三,“能赚大钱”。斜杠们最爱的标题,是“一周挣了五位数”、“月入十万”、“月入六位数”等等,看得
近得空看了四大名著的《水浒传》,第一集就是高俅发迹,看后颇有感触,于是出来唠叨唠叨。01啥?女程序看《水浒传》?一群老爷们和几个女人的故事?好吧,我的确喜欢看《水浒传》。我们不说高俅和梁山好汉的恩怨、不谈高俅和林冲,单说说高俅踢球。球踢得好哇!(这不废话么)……高俅最开始只是一个药铺的小杂工,还时时担心被解雇,丢了饭碗。我们看药铺老板让他走的时候,高俅就说:“我哪里做的不对,您尽管说,别赶我走啊”!可见,当时的高俅即使做着最低微的工作,人家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且专注研究,技艺强悍。02《哈利波特》想必每个人都不陌生,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其创作背景,作为单身母亲,作者罗琳的生活极其艰难。在开始写“哈利波特”系列儿童小说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时,曾因自家屋子又小又冷,到附近的咖啡馆把
人这一辈子,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当死亡来临时,你突然发现自己从未用自己想要的方式活过。喜欢思考的人,在大彻大悟之前,往往要比那些不怎么喜欢思考的人经历更多内心的痛苦与迷茫。弱者提出问题,却等待别人解答;强者提出问题,然后主动解答。诗人里尔克说:“我们所谓的命运是从我们内部走出来,并不是从外边向我们走进。”我的观点是,生命的意义是一道没有正确答案的填空题。生命是事实,意义是价值,价值判断因人而异,所以生命的意义也因人而异。正因如此,我们才可以各自追寻,给出自己的答案,不用和别人的一样。“斜杠青年”是时代的产物。在过去,对于这种丰富多元化的人生,大部分人只有羡慕的份儿,那样的生活只属于不用为生计操心的富裕阶层。而如今却不一样了,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和公平性,也带来了组织上的变革。
后记 我这一年的“斜杠生活”很多人对“斜杠青年”的生活充满好奇,想知道那样的生活是怎样的状态。我无法代表所有的“斜杠青年”发言,因为每个人的生活会因个人的发展方向、生活理念以及人生追求的不同而不同,所以我只能谈谈自己过去这一年的生活。对我而言,如今生活最大的不同在于时间不再被机械地分割:我没有工作日和周末的概念,也没有所谓的上班、下班时间,而是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节奏来安排每一天的生活。有时候,我甚至很难区分,什么时候是在工作,什么时候是在生活,因为在大多数人看来,生活意味着做那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我工作中做的就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唯一的区别就是这些事情还能给我带来收入。因此,我目前追寻的平衡不是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平衡,而是大脑不同区域使用频率的一个平衡,即在艺术、思维、运动、休闲等不同类型的
CrossFit与健身2015年6月中旬,因为朋友的推荐,我第一次接触到了CrossFit。尽管一开始并不明白CrossFit的训练体系与核心理念,但我还是做了一个决定——开始CrossFit训练。4个月不到,我的体能便有了极大的提升,从最初只能拿起7.5公斤的练习杆,到硬拉50公斤,颈后深蹲40公斤,挺举25公斤。2016年3月,我决定考CrossFit一级教练证。考教练证的原因很简单:健身是健康生活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有了系统的专业知识,我就不再需要依赖别人,而是可以通过自我训练,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健康。一级教练证的课程让我对CrossFit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加强了对CrossFit训练理念和方式的认同。以下是我根据自己一年的训练和近期学习而写的一些关于CrossFit与健身的总结。1.
冥想,自我觉察的开始近些年,冥想和所谓的“心灵修行”变得越来越流行,然而很多人对冥想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并不了解它背后的逻辑和当中隐藏的价值观。冥想看上去只是一项简单的技能,但其实它背后蕴含着一套完整的价值观体系。如果不理解这些哲学思想,冥想更深层次的作用便无法得到发挥。我从第一次接触冥想到现在大概已有7年时间,但以前只是偶尔跟随朋友一起静坐,对冥想本身并没有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因此也就没有明显的收获。2015年夏天,我跟随一位自己非常欣赏的导师去北京香山参加了两天的正念冥想静修活动。对我来说,那是一次非常重要的经历,因为它让我突然领悟到了冥想真正的意图以及当中的人生智慧。从那以后,我的人生便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冥想也就成了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冥想的两类人中,你属于哪一类?冥想这个概
极简主义的逻辑很多年前,我通过朋友结识了一位热衷于人生整理术的女孩。在某次交谈中,她和我聊到为何要整理自己的生活空间时,说了这么一句话:“若是一个人生活空间很混乱的话,那么他的内心也一定是混乱的。”就在她话音刚落的那一瞬间,我感觉自己的脸突然僵住了,因为它给我的震惊,绝不亚于在黑夜中突然被闪电击中。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我。这不就是我的状态吗?尽管我从不愿面对,但这确实是一个无争的事实——我目前的生活真是混乱极了。回国发展初期,为了刚刚成立的TheThinkerGroup,我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社交上。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在约见各种各样的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除了上班时间,空闲时,我几乎不是在饭局上就是在去饭局的路上。一到周末就开始组织聚会,周五不玩到凌晨不回家,第二天睡到11点起床,然后洗
没有坏的,就是好的最初接触积极心理学是因为当时流行的《哈佛幸福课》。这门课的英文名称就是积极心理学,它只不过是哈佛大学一位年轻的讲师泰勒·本-沙哈尔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却在2005年被学生评选为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泰勒·本-沙哈尔的课程让我看到了积极的魅力和力量,我为自己终于找到了幸福的秘密而兴奋不已,甚至花了大量时间把几位积极心理学的顶级学者的书都读了一遍,其中包括积极心理学鼻祖马丁·塞利格,以及“心流”的提出者、著名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然而,不久之后我便发现了一个问题:学术理论和现实生活似乎是两条很难交叉的平行线。尽管这些研究结果和学术理论都非常棒,却无法直接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因此学习积极心理学并不会让你变得更快乐。为了找到这些理论的实际应用方法,我花了一年时间把这些积极心理学的